《 江南论坛 》欢迎您!   2025-11-14 星期五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联系电话:0510—80908055
热点问题研究 首页 >

新时代加强卫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作者:贾子英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20   发布日期:2025-10-20

摘  要  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凝聚力。加强卫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对践行党的宗旨、深入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卫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面临现实挑战,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宗旨教育,推进制度建设,创新教育方法,优化平台场景,抓实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健康中国战略;卫生系统

2025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 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全党必须深刻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将思想政治工作贯串于党的全部工作之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卫生系统是扩大公共服务、保障人民健康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当前,健康中国战略对卫生系统赋予艰巨使命,人民群众对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正确认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特征,科学把握卫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新定位,着力打造卫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是推动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新时代加强卫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卫生系统承担着保障生命健康、提升人口素质、扩大社会保障的基本职能,加强新时代卫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对深入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和培养卫生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卫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客观要求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国计民生,健康中国建设离不开卫生系统整体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加强卫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引导卫生工作者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转化为行动自觉;有利于进一步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夯实政治根基,推进支部建在科室上,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政治引领的主力军、理论创新的主阵地;有利于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完善卫生组织的基层治理,实行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同频共振,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不可或缺的政治保障。

(二)加强卫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是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的现实需要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部分卫生工作者宗旨观、价值观发生动摇,没能筑牢坚定的思想防线和职业底线,缺少正确的价值观和奉献社会的精神,凸显了卫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板。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卫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传导器”升维为“行为校准仪”,引导卫生工作者更加严守思想防线、道德底线和职业红线,使其以高效廉洁形象回应社会关切,更好地服务人民。

(三)加强卫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卫生人才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卫生工作者经受考验、健康成长的强大动力,也成为卫生工作者圆满完成抗灾抢险、疫情防控和援外支边等工作的精神支柱。加强卫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能引导广大卫生工作者提高政治站位,增进思想共识,厚植家国情怀,牢固树立救死扶伤的人文情怀和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赓续中华传统美德和高尚医德,锻造德才兼备的卫生健康守护者,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基石。

二、新时代卫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卫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发展和探索中,积累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各种矛盾和挑战,卫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教育模式有待完善

现有卫生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拘泥于理论说教,部分停留在会议动员、学习培训等活动上,内容抽象空洞、脱离实际需要,存在着不入心的问题。卫生领域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要求和基本规律不深入,工作的着力点过多地关注政治宣传、意识形态等,而忽视了卫生工作者价值取向、思想道德、职业操守和自身修养等规范教育的现实需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往往拘泥于灌输式、训导式的传统方法,显得抽象有余、具象不足,共性有余、个性不足。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学历普遍较高,岗位分布较广,人员群体价值取向、精神需求各不相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无法满足新时代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需求。

(二)育人体系有待健全

卫生工作是个终身受教育的职业,一般经历院校教育、住培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阶段。院校教育是卫生人员的基础教育。目前,全国范围内医学院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占比不超过10%,思想政治课往往被学生视为软任务,学习时间经常被挤压,医学院基础教育中思想政治课存在先天不足。从院校到临床一般要经历三年左右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高年资医生是住培教育师资中的主要力量,其中几乎没有专业的思想政治教师。在国家的倡导下,有的城市将思想政治课引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但思想政治教师多为外聘,且无医学素养,而临床带教老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力缺乏,造成了住培教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桎梏。另外在教学模式上,卫生人员在临床教学中重在培养循证思维模式,多通过病例讨论养成逻辑推演的思维习惯,而传统思想政治课以讲座单向灌输的模式,与卫生人员的临床思维习惯和模式冲突,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度不高。继续教育是卫生人员职称晋升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家、省、市级继续教育培训班中几乎没有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主的班。院校教育的先天不足、住培教育的模式冲突和继续教育的内容缺失,导致卫生工作者三个重要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碎片化,未形成贯穿职业生涯的渐进式思想政治教育链条。

(三)业务融合有待深化

医疗卫生机构关乎人民生命健康、社会公平正义和政府公信力,其专业性强、风险高、压力大、伦理要求严格。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既至关重要又面临特殊挑战。目前,卫生系统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工作各自为政的情况。医务人员疲于应付业务数量指标,难以真正投入时间精力进行深度医患沟通,对患者缺乏人文关怀和个性化诊疗。行风建设停留在签订责任书、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层面,结合案例分析不深入,深挖思想根源不彻底,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融入日常诊疗行为中。例如,在查房、病例讨论等业务场景中,医疗技术讨论占主导,缺乏主动引导医德、医学人文伦理的讨论,“重术轻道”倾向明显,让思想政治教育浮在表面。思想政治教育尚未深度融入卫生系统发展战略、学科建设规划、卫生服务质量等核心业务指标中。对卫生人才的考核和评价主要看其门诊量、手术量、科研论文和课题、经济创收等硬指标,其医德医风、人文关怀能力、对公益事业的贡献、处理复杂医患关系的能力等思想政治相关指标权重低,指标模糊,流于形式。

三、新时代加强卫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新时代对加强卫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更高要求。要充分认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进一步把握卫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趋势和现实要求,遵循规律、明确定位、创新方法,不断优化新时代卫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把牢政治方向,强化宗旨教育

政治方向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客观具体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性原则。一是紧扣主基调,唱响主旋律。积极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广大卫生工作者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凝聚和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二是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大力推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认识自觉向理论自觉、实践自觉的跨越,增强卫生人员践行“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围绕“政治方向、鲜明特色、育人铸魂”的政治要求,坚持守正创新,把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教育多维联动融合推进,使广大卫生工作者牢牢把握“民为邦本”“以人为本”历史逻辑,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擦亮政治底色,强化精神支柱,增强救死扶伤的职业荣誉感,丰富发展“精神富有”的时代内涵。

(二)强化组织领导,推进制度建设

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艰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机制。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各级党组织要从政治上、全局上深刻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科学谋划、系统布局本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基层建设、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等重大问题,“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认真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行政管理部门要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并贯穿于卫生系统重大决策、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全过程,履行好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确保党的意志和主张在卫生系统得到有效落实,探索和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业务科室具体落实、群团组织积极参与、全体党员带头示范”的工作格局。二是配齐配强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坚持支部建在科室上,培养和选拔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高、熟悉卫生业务、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骨干充实党务干部、支部书记队伍。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理论素养、沟通技巧、舆情应对、心理疏导和运用新媒体等能力。三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机制。着力落实保障激励机制,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绩效待遇等方面给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适当倾斜,保障其工作条件和职业发展空间。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纳入卫生系统党建工作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以及科室绩效考核中。注重过程管理与反馈改进,建立常态化的检查督导机制,强化结果运用,实现闭环管理,把考核结果与干部任免、评优评先、绩效分配等挂钩,形成有效激励和约束。聚焦关键重点,注重细节管理,强化具体落实,在药品器材招标采购的重点环节上实行公开管理,在基建工程等重点部位上严格监督管理,在“三重一大”等重大制度上细化程序管理,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卫生系统内部制度建设。

(三)创新教育方法,融入业务实践

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社情舆论复杂化的背景下,要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卫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客观需要,着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内容到形式、目标到行动的创新。唯有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创新,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穿透力和影响力。一是注重“眼睛向下”抓重点。要面向基层、面向需要,敞开大门听民声,让卫生人员说出思想堵点、现实痛点和关心热点,做到“真开门、敢开门”,敢于将问题摆在桌面,不回避、不遮掩,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卫生人员利益和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二是注重细节管理抓落实。着眼抽象到具象、概念到行动的转变,坚持知行合一,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医疗护理、教学科研、日常管理等业务活动细节中,抓关键小事、抓工作细节。通过“党员先锋岗”“优质服务示范岗”创建等具体活动,树形象、立标杆、作表率,引导卫生人员在岗位一线铸牢初心。通过开展叙事医学工作坊活动,结合常规查房、病例讨论、业务学习和质量安全分析会等,强化价值引导,用病例、故事、实践承载价值观教育。通过心理诱导、共情场景等,增强医患沟通技巧,强化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三是坚持“虚事实做”抓典型。深入挖掘身边最美医护故事和先进典型,通过宣讲会、宣传片、文化长廊等形式,大力宣传身边的先进典型、优秀党员和最美医护。以客观的真实、身边的事实、典型的叙实、道理的朴实,展现榜样的力量,优化社会舆论氛围,使思想政治教育变成基层群众道理的感知、思想的内化和行动的自觉。四是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卫生人员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利用工会设立职工心理辅导室,定期开展减压辅导和心理讲座等,帮助卫生人员应对高强度工作,缓解职业压力和倦怠。畅通职工沟通渠道,建立常态化的谈心谈话制度,增强职工归属感和凝聚力。

(四)强化基础阵地建设,优化平台场景

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要坚持“贴紧实际、重心下移”的基本导向,围绕巩固壮大思想政治教育基础阵地,从主题内容、场景构建、技术运用、人文环境、制度建设等多个维度,着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基地、新渠道和新载体。一是巩固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阵地。牢牢把握舆论宣传的主动权,加强对基层刊物、网站、新媒体平台、宣传栏等阵地的建设管理,紧扣意识形态的主基调,唱响团结稳定的主旋律,强化鼓舞士气正能量,倡导文明、针砭时弊,注重专业性和通俗性的有机结合,加强思想引导与人文关怀的深度交融,保证医疗卫生机构形象与公共利益的有机统一,确保以正确导向引导医务工作者在社会现实纷纭变幻中把握主流意识形态。二是创新深化教育的实现形式。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新技术,积极开发“微党课”“云课堂”等线上学习平台,以网络空间制高点,准确传播党的声音,积极有效地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基层单位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持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表现形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效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积极开展“医患角色互换”体验活动,运用AI对医患沟通模拟训练进行分析,开展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活动,打造沉浸式教育新模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艺术性和渗透性。三是固守“讲坛”“课堂”教学阵地。紧紧抓住卫生系统重点医院和院校,坚持党性原则和政治方向,把“医路向党”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贯穿职业生涯和学习教育全过程。正确把握“讲台”“讲座”和教材的价值导向,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临床带教工作融为一体,引导医务工作者和广大师生明确提倡什么、允许什么、反对什么,传递科学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内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价值理念。把党员专家骨干培养成临床思想政治教育的带头人,把年轻卫生人员和学生引导成健康中国战略的践行者和生力军。

(五)强化党风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党风廉政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础性、系统性工程,要不断创新廉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坚持从内容、形式、对象、机制等多维度系统推进。廉政教育要以培育正确价值观与自我约束能力为重点,突出“治未病、防未然”的基本要求,紧紧围绕“拒腐防变守纪律”的主题,深入进行宗旨观、使命观、群众观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医务工作者“两个务必”和“为民、务实、清廉”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强化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严守纪律、守住底线、筑牢防线的政治意识和行动自觉。一是把握好分层教育的有效途径。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为重点,通过廉政党课、旁听庭审、家属助廉等方式强化“头雁效应”,着力构建主旨明确、纪律规范与道德引领“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二是关注新一代医务工作者信念培育和行为养成。聚焦“新入职、新提拔、高风险岗位”群体,通过互动教育、以老带新、“青廉夜校”等活动和“廉政知识竞赛”“廉政风险排查”等实践形式,通过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三是深化警示教育。联系实际,紧贴需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专题党课、警示教育会等形式,用身边典型的正面引导和反面教训,讲好国家有关规章制度的内容和违法乱纪的代价,促使广大医务工作者进一步增强自警、自省、自立、自励意识,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文化侵蚀。四是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创新形式载体,强化文化浸润,积极打造廉政文化主题公园、长廊,组织廉政话剧、书画展等活动。倡导家风助廉,常态化开展“家属座谈会”“廉洁家书”活动,延伸教育触角。强化多元共治,扩大社会监督,通过媒体宣传、群众监督平台(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扩大社会参与。通过问卷调查、案例复盘等方式,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探索建立“教育—整改—反馈”闭环机制,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转化为卫生人员行动自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5:308.

[2]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EB/0L].(2025-09-28)[2025-10-02]https://www.gov.cn/yaowen/

liebiao/202509/content_7042642.htm.

[3]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1(08):18-19.

(作者单位:无锡市卫生健康综合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方晓红】

社科

最新期刊

第十一期

江南论坛期刊2025年

在线预览

电话:0510—80908055  0510-80908053   邮编:214000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备案号:苏ICP备20019952号-2 推荐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无锡跨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0510-85749979